工业仪表发展需要更多综合性人才
博赛集团阿坝铝厂的杨亮是来自四川代表队的选手,工作中,他操作的是多功能行车,经常要用万用表和测绝缘的仪表,这次参加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的比赛。
在四川省举行的初赛中,杨亮感觉还行,“可能是正好考到篮子里了吧”。可是参加完10月24日“振兴杯”决赛笔试,杨亮有点担心了。“比赛内容比我们接触的要广得多。我对自己没有把握。”杨亮2009年从四川省阿坝师范专科学校毕业,在学校学过工业自动化方面的知识,工作中经常应用,但是参加比赛感觉还是有些吃力。
其实,在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这个工种的比赛中,有很多选手都会有杨亮那样的感觉。这个工种今年首次被纳入国家一类竞赛,这一工种对选手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要求很高。此工种比赛的裁判长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雷云涛针对这一工种的相关情况,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雷云涛介绍,2009年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相关的工种进行调整,将热工仪表、自动化仪表、化工仪表等合并为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这一工种。这就意味着“工种更加综合、完善,适用的领域更广泛,但同时对人才队伍的要求更高了”,雷云涛说,“由于以前是细分工种,所以原来的技能人才队伍年龄老化,技术比较单一,目前急需培养一批掌握自动化过程控制、有全面技能的人才。”
据了解,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工应用在石油化工、生物制药、大型过程控制等领域,尤其涉及到很多支柱型企业。国家之所以把以前的几个工种划为一个大类,也是因为这项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需求。
雷云涛认为,目前,这个工种人才缺口大,是因为这一工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,不仅需要有设计能力,还要有动手操作能力,包括对设备进行维护、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;不仅要了解仪器仪表的相关构造,还要有相关产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判断能力。
“很多农民工干不了这个活儿,而大学生对一线工作不是特别认同。”据雷云涛观察,在这个工种的从业者中,大学本科生仅占20%左右。在雷云涛看来,如果大学生能沉下心来,又有高端的知识做支撑,干这个工种的前途会非常好。
在人才市场上,这一工种的人才供不应求。“尽管现在有专门培养此工种人才的学校,但是由于工种划并的时间晚,设备和知识更新没跟上,所以培养出来的人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。”雷云涛说,希望通过技能大赛,能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进入相关行业从事这一工作。
- 今年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增50%多
- 2011下半年分析仪器增长较快
- 十二五仪器仪表行业重点发展技术
- 2011上半年分析仪器及试验机增长较快
- 仪器仪表人才难寻找
- 工业控制软件的未来
-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呈迅猛的态势
- 国家政策鼓励振兴仪器仪表产业
- 分析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前景
- 中国实验机事业格式整合减速
- 浅析热工自动化的发展趋势
- 振兴仪器仪表产业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
- 中国成为全世界装备制造第一大国
- 十年间总产值番三倍恩尼克思势头良好
- 远距离测控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及需求
- 振兴恩尼克思仪器仪表产业的对策与建议
- 我国监测仪器仪表业亟待实现现代化
- 高尖端仪器仪表如何实现国产化
- 仪器仪表企业建微博营销策略
- 未来五年仪器仪表行业利润总额将突破713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