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尖端检测仪器成为制约我国科研发展的短板
导读:仪器对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,可以说科研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仪器所推动的,然而仪器却是制约我国科研发展的短板。国外仪器大举进入,国内仪器举步维艰。优先考虑国外仪器已成科研人员的一种习惯。
仪器对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,可以说科研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仪器所推动的,然而仪器却是制约我国科研发展的短板,具体表现在:
1、国外仪器大举进入,国内仪器举步维艰。前不久结束的北京第十四届科学仪器展,从规模上看国外参展商的数量在1/3左右,而展台面积在1/2左右;从品种上看不仅有原子吸收光谱、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仪器,也有恒温槽、取样器等小型仪器,从质量上看国产仪器仅从外观上就与国外有一定差距。在实际的科研活动中,以核物理研究所需仪器为例,高纯锗探测器、半导体探测器、剂量监测仪、核电子学的模块、能谱仪、示波器、精密高压电源等,国外产品占据压倒性的优势,国内生产商规模不断萎缩,市场分额越来越小,甚至直接倒闭。
2、优先考虑国外仪器已成科研人员的一种习惯。中国科研整体不差钱,在此情况下,考虑到国内许多仪器虽价廉但质不高,从国外采购就成为优先考虑和实施的,中国的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国外仪器厂商的经营业绩,如果能统计一下每年采购的国外仪器占当年采购仪器的比例,就能清楚看到仪器方面的差距。
中国的科研发展能否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外仪器的基础上,短期看似能满足国内科研的需求,但长期看国外的仪器决不是支撑中国科研跨越发展的坚强支柱。原因如下:国际上主要的仪器生产国是美国、日本、欧盟和俄罗斯,本身一些高精密仪器对中国就是限制进口的;前沿科研更需要向仪器厂商定制的非标仪器,靠采购成熟的商品开展研究,部分研究只能是跟着国外的屁股在跑;国际形势复杂多变,现在能采购来,不见得将来也能采购来。
因此,仪器必须要考虑自力更生,不大力发展仪器,仪器必将成为中国科研发展的软肋。科研强国也必是仪器强国,美国如此、日本如此、德国也是如此,反之,不是仪器强国也就很难成为科研强国,即使你的科研规模很大,但实际上只是构建在沙滩上的城堡。
- 今年电气机械制造业投资增50%多
- 2011下半年分析仪器增长较快
- 十二五仪器仪表行业重点发展技术
- 2011上半年分析仪器及试验机增长较快
- 仪器仪表人才难寻找
- 工业控制软件的未来
-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呈迅猛的态势
- 国家政策鼓励振兴仪器仪表产业
- 分析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前景
- 中国实验机事业格式整合减速
- 浅析热工自动化的发展趋势
- 振兴仪器仪表产业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
- 中国成为全世界装备制造第一大国
- 十年间总产值番三倍恩尼克思势头良好
- 远距离测控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及需求
- 振兴恩尼克思仪器仪表产业的对策与建议
- 我国监测仪器仪表业亟待实现现代化
- 高尖端仪器仪表如何实现国产化
- 仪器仪表企业建微博营销策略
- 未来五年仪器仪表行业利润总额将突破713亿